近年來,我國空氣質量改善緩慢,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長年居高,尤其是PM2.5、PM10等顆粒物濃度超標嚴重。為了實現防治目標,各地政府紛紛走上了治霾之路,并日益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甚至不惜犧牲工業發展,也要綠水青山。
據環保部門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空氣主要污染物PM2.5、PM10主要污染源來自機動車尾氣、建筑工地和道路揚塵、鍋爐煙氣、工業有機廢氣、餐飲業油煙以及露天焚燒垃圾產生的煙塵,屬于復合型大氣污染。但是目前城市發展迅速,建設項目眾多,由于建筑工地、運輸車輛揚塵防護措施不到位,城市“開膛破肚”現象普遍,造成大量揚塵污染越來越嚴重,也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的關注。
為了有效監控建筑工地揚塵污染,接受市民的監督和投訴,共建綠色環保建筑工地,有必要進行建設工程揚塵污染自動監控系統的研究和開發。本方案提供了一種對揚塵噪聲等(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實時監測的解決方案。通過遠程數據監測系統可以對工地區域揚塵進行實時有效的監測管理。項目的全 面實施,可將在建項目的建設施工納入監管范圍,真正實現有效管理和標準化執法,并通過智能預警方式提醒相關負責人進行有效安排防治,同時具備主動防治的功能。
二、環境監測系統方案
(一)、目前揚塵監測遇到的難題
1)質量管理人員少監管力不從心
2)環境惡劣監管手段單一管理效率低下
3)實時、多級管理難以實現,可追溯性差
4)不能有效預警并進行快速解決,實現防患未然
(二)、面對難題的思考
1、構建地理信息系統的項目揚塵質量監測、預警、預報平臺,多項目聯防聯控,配合各級政府落實降塵目標,實為迫在眉睫。
2、系統能夠實時實現監測并主動啟動防治措施實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綜合以上難題,運用新環保理論研究成果、信息技術和傳感器技術,創建顆粒物在線監測系統,采取實時監測+快速預警+主動防治模式開啟項目監測、預警、防治新思路,并研發生產用于園區、施工現場的CH-EMS1000固定式監測系統、用于小區、公園等公共區域的CH-EMS2000小型固定式監測系統和用于機動載體的CH-EMS3000移動式監測系統,并未多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解決方案。如下圖
(三)、CH-EMS系列環境監測系統
1、系統概述
城市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監測分析系統由多臺在線環境質量監測終端、大數據云平臺服務軟件以及用戶終端APP三部分組成。該系統主要設備可在居民區、公路邊、大型商圈、工業園區等位置成網狀鋪設。通過對大氣污染物以及環境氣象條件的實時監測,同時結合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新技術,大氣污染過程的模擬分析,實現區域內污染物轉移預測,進一步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的總體形勢預報。
2、 系統構成
智能實時在線監測預警調度系統由感知層、傳輸層、智能支撐層、應用管理層組成。
感知層是由固定微站和移動微站組成,主要負責采集定點和移動載體線路上的污染物數據。
傳輸層由各運營商無線或有線網絡組成,它是信息傳輸通道,負責把數據準確無誤的傳輸給云平臺。
智能支撐層是由高速計算機、海量存儲器、地理信息等組成,它主要負責數據的計算、存儲和挖掘。
應用管理層是智能網格化實時在線監測預警調度平臺軟件和核心算法組成。
上海融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705-2002